展示价值观,而非强行推销
曼妥思的皮特·希利是从广播里得知喷泉现象的。他的市场总监将收音机调到了国家公共广播频道,里面正好在播出这期专题节目。希利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曼妥思对于这段视频感到“很开心”。虽然他嘴上没说,可心里还是拿不准这事到底靠不靠谱。“希望大家不会作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也别让小孩被炸开的汽水瓶伤到。”他说。希利给戈洛布打了电话,问他可有什么事是公司能够帮得上忙的。
“给我点曼妥思。”戈洛布回答道。
希利做的可远不止这些。虽然他也知道,让曼妥思卷入这种新媒体宣传模式有一定的风险。曼妥思毕竟只是一种糖果,又不是什么癌症克星,人们会怎样不遗余力地恶搞它?“只要我们不要过多地插手、真诚以待,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希利表示,“我们也知道有很多模仿老曼妥思电视广告的恶搞视频。不过没关系;实际上,这表示人们都在积极地给这个品牌增加特性。”
6月底,当戈洛布和沃尔特兹出现在《大卫深夜脱口秀》现场时,希利已经在剧场门外停放了一辆曼妥思车——一辆包裹着曼妥思包装纸的庞蒂亚克至点(Solstice)敞篷汽车。与此同时,街头推销员们也身着曼妥思T恤,带着1.8米长的曼妥思卷向路人免费发放糖果。此时,反应迟缓的可口可乐公司却还没想出任何对策。一位可口可乐公司的女发言人向《华尔街日报》表示:“我们更希望人们能够把‘健怡可乐’作为一种饮料,而不是拿它去做实验。”她随后补充表示“曼妥思疯狂的做法”并不“符合”健怡可乐的“品牌性格”。
作为公司的互动总监,迈克尔·唐纳利承认可口可乐当时确实没有做好准备。然而7月份的时候,这家饮料公司重新改造了官网Coke.com,并有了新的定位:一家由消费者自己创造内容、鼓励创造力和自我表达的媒体。在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工作后没几天,唐纳利就联系了被他称为“eepy.com小子”的这两个人。可口可乐、曼妥思、戈洛布、沃尔特兹和也想有所表现的谷歌便开始了协商。
这些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支持戈洛布和沃尔特兹完成第二部曼妥思—可乐喷泉视频,视频一面世,立刻引发了多米诺效应。他们在短片结尾处插播了一条指向Coke.com或cocacola.com的竞赛广告。从广告发布起3个月内,人们可以随意上传自己拍摄的有关平凡人如何作出不平凡表现的视频,供戈洛布和沃尔特兹两位评委评选。
戈洛布表示,在自己最喜欢的一部视频里,表演者用气球、健怡可乐和曼妥思表演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作为对本活动的支持,可口可乐买下了谷歌、MSN、雅虎上所有有关可口可乐、曼妥思和爆炸的几百条关键词,在这场宣传中得到了150亿次广告曝光。
不过,由于内容过于复杂、难以模仿,戈洛布和沃尔特兹的第二个短片在谷歌视频上的下载量只有500万次,流行程度并不及第一个。YouTube上总有些下载量过千万的视频——如弹钢琴的小猫、选美比赛中语无伦次的佳丽、在体育馆里的跑步机上表演舞蹈的MV、用扫把棍模仿《星战》打斗场面的小孩以及傻笑的婴儿等。
乍看之下,这些视频的走红似乎全无道理,但一旦你弄清楚了其中的精彩之处,它们就一定会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焦点。虽然不少病毒式视频都有相似的特性,但还有一些视频却是公司自行制作、用于宣传自己产品的作品。其中包括:
●由本田雅阁推出的一部两分钟视频,记录了一架全部由汽车零件组成的鲁伯·哥德伯格(Rube Goldberg)装置精妙的连锁反应。
●由索尼Bravia高清电视推出的系列视频,色彩艳丽。分别拍摄了在整体建筑物上实施彩色油漆爆炸、在街道上倾泻数千只弹球和无数彩色橡皮泥兔子的场景。
●由多芬推出的广告《进化》,记录了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子如何在众人面前被迅速改造成超级名模的模样。该片的广告词为:“我们的审美观就这样被扭曲了。”
●由搅拌机品牌Blendtec推出的俗气的系列广告《搅得烂吗》,片中一位身着试验工作服的老头,把从高尔夫球到冰球再到大理石甚至iPod在内的所有物质都放到搅拌机中搅了个遍。
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首先,它们都非常有趣,也毫无强行推销的意味。他们给观众们展示的是一种价值观。
作为交换,这些企业在娱乐我们的同时,也获得了展示自己产品的机会。每段视频所描述的内容都与其品牌的信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本田雅阁用汽车零件做成的鲁伯·哥德伯格装置传达的信息是:本田雅阁,就是好用。索尼的广告则强调了Bravia电视色彩和图像的清晰度。多芬的广告拓展了人们对美的认识,指出美不仅仅是那些骨瘦如柴的超级模特们。Blendtec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自己的搅拌机性能是多么强大。这些视频都短小精悍(不到两分钟)、充满智慧——并能吸引观众继续挖掘:本田的广告吸引了不止一位观众上网搜索整个设备的制造过程。多芬的《进化》亦是如此。
吉嘉公司(JibJab.com)是一家位于洛杉矶的动画短片工作室,也是为数不多依靠模仿流行视频获取利润的公司之一。在伊万·史毕瑞德里(Evan Spiridellis)和格雷格·史毕瑞德里(Gregg Spiridellis)的经营下,吉嘉已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欣赏他们的搞笑政治讽刺动画。
在布鲁克林出生的这兄弟俩2000年发布了他们第一部动画短片,大获成功,片中美国的建国元老们用说唱的形式介绍了《独立宣言》的内容。在随后而来的总统大选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布什与戈尔互扔泥巴的短片也收获了500万次的下载量——要知道,当时绝大多数人使用的还是速度缓慢的拨号式调制解调器。
为了加快脚步,他们在《阿诺当州长》(Arnold for Governor)中戏谑了阿诺·施瓦辛格一把,还凭该片获得了圣丹斯在线电影节的参赛资格。不过让他们成为众人焦点的,还得数改编自2004年乔治·布什和约翰·克里总统大选的政治讽刺动画《我的地盘》(My Land):该片以伍迪·戈斯里(Woody Guthrie)的经典曲调为背景音乐,穿插了“民主小可爱”和“右翼脑残儿”等一系列调侃词语。为了加大视频的流行程度,他们先给邮件通讯录里约13万名收件人发送了该视频的链接,随后又在《杰伊·莱诺今夜秀》(Tonight Show with Jay Leno)里播放了这段视频(该节目每集平均收看人数为500万人)。在此之后,史毕瑞德里兄弟俩的网站服务器便被蜂拥而至的浏览者“迅速引爆”了起来。
“收到邮件的人越多,短片感染病毒性的传播速度就越快。”毕业于沃顿商学院MBA项目的格里格·史毕瑞德里说道。《今夜秀》上的表演也使得他们的观众人数成倍增长。有了这两手准备,“我们才能把13万封邮件变成8000万次流量。”之后,为2008年竞选做准备的视频《是时候来点宣传了》(Time for Some Campaignin')也自然而然地面世了。片中巴拉克·奥巴马骑一匹洁白的独角兽,低吟着优美的旋律,乞求大家作出“改变”;而约翰·麦凯恩则向保守主义者们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喊,要求他们再帮自己一把。希拉里·克林顿、约翰·布什、迪克·切尼也纷纷出来抢镜头。当《新闻周刊》问到吉嘉公司成功的秘诀时,史毕瑞德里回答说:“都是低俗幽默和政治的功劳。”
吉嘉在将自己的流行程度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借鉴了网景的商业模式——通过定期发布讽刺剧和免费的电子贺卡吸引访问者,再向订阅了高级服务的用户收取每年13.99美元(或者每月4.99美元)的低廉费用。购买了高级服务的用户可以使用史毕瑞德里所说“有价值的、可以用以表现自我的内容”。例如,订阅了服务的用户可以将片中某人物的头像换成自己的头像,并将其做成电子贺卡发送给所有朋友,或粘贴在MySpace的主页上。就算你没有订阅这项服务,也能体验这种功能。约1200万名用户就在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是时候来点宣传了》一片中替换了自己的头像。
“传统的电视人无法做到这一点,”他表示,“这是一种新的媒介,需要一种新的、极富创意的故事叙述模式。在网上发布一部20分钟的情景喜剧的做法绝对是大错特错。人们想要成为故事内容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如果可以不经干涉地制作和发布内容,又何苦要去拍什么电视节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