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第二个堆叠式生态系统

在博客圈推动了Flickr的病毒式循环后,衍生自互联网阴暗面的MySpace成了第二个堆叠式生态系统。比Flickr晚6个月推出的MySpace本是拯救eUniverse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家品位低俗的网络娱乐公司以出售恶意广告软件和旧打印机墨盒为生,时下正处于濒临破产的危机之中。正如《华尔街日报》记者朱丽亚·盎格文(Julia Angwin)在《谁偷了MySpace:被社交网络改变的疯狂世界》(Stealing MySpace:The Battle to Control the Most Popular Website in America)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作为MySpace创始人之一的克里斯·德沃夫(Chris DeWolfe)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垃圾邮件发送者,此时,他正在为如何将手里非法获取的信息出售给广告商们而头疼。即便是对他这样的人来说,这都算得上是一笔草率的交易。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他开始兜售可以将个人电脑游标变成美国国旗的免费软件。然而,这种爱国主义行为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木马病毒而已。德沃夫借机散播了大量间谍软件,用以记录毫不知情的用户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并根据他们的网页浏览习惯发送小广告,将这些倒霉的“傻蛋”淹没在弹出式广告的海洋之中。如果你上汽车网站浏览了有关汽车保险的广告,不一会儿你就会收到满屏幕的小广告。

而他的合伙人,汤姆·安德森(Tom Anderson),此刻正在家中努力登录Friendster——他也不想在这上面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可这个网站实在是漏洞太多、反应太慢了。性格孤僻出了名的安德森当年曾是一位风靡一时的黑客。他曾以“扁头王”(Lord Flathead)为名入侵了美国大通银行(Chase Manhattan Bank)的数据中心。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个数据中心的作用是“处理大量银行数据,储存各种信息”,其中就包括各种贷款记录和“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各种用户资料”。入侵成功后,他迅速更改了密码,防止银行工作人员进入自己的系统。《纽约时报》称,安德森要求获得系统的任意使用权,否则将抹去银行的所有记录,由此引发了FBI的大规模行动。由于只有14岁,安德森被判缓刑。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他在旧金山一家名为Swank的乐团演出过,去台湾服了一段时间的兵役,又回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攻读研究生,之后便来到一家名为XDrive的数字储存器公司做起了广告撰写人,并在这里结识了德沃夫。公司宣布破产后,两个人合伙新开了一家名叫ResponseBase的公司,最终又与eUniverse合并。

有感于Friendster的脆弱性,安德森提议两个人联手打造一个新的公司与之竞争,但德沃夫却并没往心里去。就在第二天,他便在Friendster上收到了3条好友请求。想到早早夭折的公司,德沃夫也知道自己没什么可以再输的了。Friendster已经募集到了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谷歌也颇为大方地给出了3000万美元的报价。只要能学到人家一分半毫的成功经验,他们就能在商界拥有一寸立足之地了。

2003年8月15日,MySpace上线了。考虑到两位创办者曾有过的诈骗背景,这家网站颇有些藐视传统,对版权不加管束,并允许用户以各种身份发表言论。而Friendster则不同,它非常强调用户的真实性,你完全可以根据一名用户的交友网络判断出他的真实个性。然而,一件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两家公司的命运。就在Friendster还在为打破各种严重的瓶颈而挣扎、因对内容的严格管制而饱受用户诟病之时,MySpace却以一个内容狂放、界限模糊的竞争者身份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一次意外事件。

由于编程时出现一个小失误,MySpace的用户获得了能在自己主页上安插HTML代码的功能,从而可以对自己的主页进行个性化改造。饰有色彩斑斓的墙纸、花样、桃心、泡泡、闪光和笑脸的个人主页成了自我表达的载体;用户们还可以添加自己偶像乐团的MP3、照片和视频。拥有了这些功能,MySpace就迅速吸引了一个病毒性极强的群体:十几岁的小姑娘们。她们兴高采烈地相互分享各种代码。由于这种行为将消耗大量宽带资源、拖慢整个网站的速度,MySpace的工程师们提议对这项功能叫停,但却被德沃夫否定了。他知道和用户们作斗争只是一种无用功,只会限制自己的成长。让Friendster去疏远自己的用户群吧。MySpace对用户可要友好得多了。

“就好像如果你来我家做客,就会听到我播放的背景音乐、看到我家人的照片、注意到我挑选家具的品位、读我的日记、想办法更深入地了解我一样,一个人的个人主页也应该拥有这样的功能。”德沃夫说道。

不仅如此,MySpace甚至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实现自我表达的工具。这位前任间谍软件销售商、专门蒙骗用户下载恶性软件的大坏蛋突然间就洗心革面了。现在,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网站的透明性。这虽不是他的处事原则,但绝对是做好生意的重要条件。

TIPS:病毒营销

在MySpace上,用户说了算;如果不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一定会抬腿走人。一旦笼络了用户,公司就有可能发展成参天大树。

“人们喜欢去朋友多的地方闲逛、社交,一旦你拥有了某人某个社群内所有朋友的名单,实现病毒式成长就指日可待了。”他说道。为了加快步伐,德沃夫命令程序员们尽可能多地编写各种用于自我表达的程序。每一款程序发布之后,如果用的人多,他们就优化它;如果用的人少,他们就毙掉它。受这种实用主义的影响,安德森终结了对内存损耗巨大的友邻网络显示功能,即Friendster专门用来显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网络的四等划分功能。对此,他在专门用于同MySpace社区成员交流的博客上写道:“为了显示你与朋友之间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我们引入了‘网络’这一概念。如果大卫认识约翰,而约翰又认识艾米,那么大卫就能在网络中看到艾米。当你查看他人主页时,上面会显示出你们是否是朋友,或者你和他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

安德森和他的工程师们发现,由于“你每浏览一次个人主页,网站就需要处理一遍这些关系,因而降低了运行速度”,这种做法阻碍了网站的实际扩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把自己设置成了所有用户在默认状态下的“第一位好友”。“如果用户只想看见自己真正的朋友网络,他只需将我从朋友列表中移除就可以了。”这一做法大大减轻了MySpace已经耗资巨大的服务器的负担,使MySpace的页面加载速度高出Friendster10倍之多。毕竟,绝大多数用户并不在乎能不能看见自己的朋友亲疏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