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超越的优势
当像Hot or Not这样的公司已经弄来更多服务器以应对不断扩大的宽带需求时,被诸如电压不足、系统崩溃和下载速度慢得令人抓狂等问题折磨得死去活来的Hotmail,则还需要在服务器运行途中完成系统重建工作。负责这项任务的合伙人杰克·史密斯当年由于资金短缺而把Hotmail建立在了一个非扩展性的体系结构之上。为此,他只能把部分网页邮件帐户储存在一台给定的机器上。
“要增加帐户就得增加机器,”史密斯说,“但是我们的注册系统是一个整体概念。我们在并增机器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而且我们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数据库。”为了应对额外流量,他和工程师们不得不手动调节机器,整个过程费时又费力。“我们的规模还在疯狂扩张,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只好暂停注册,因为我们当时实在是没法再接受更多新用户了。”
当Hotmail即将迎来第100万名注册用户时,史密斯设计出了一种可以无限扩展的多层体系结构。与之前将邮件、注册信息库以及网页分别存放在不同机组上的单层体系结构不同,新结构整个网络中的负载更为平衡。“你可以把数据库集中到一层上,前端集中到另一层上,每个帐户的邮件之前只能储存在一台固定的机器上,现在也可以分散到不同的机器上了。”他介绍道。由于当时这方面还没有可以即拆即用的软件,史密斯只能自己动手发明新技术。
他用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了邮件传输器、后端数据库和用户认证资料库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旦投入应用,再出现网站速度变缓的情况时,任何一位技术人员都可以无须重装便可随意增加机器数量。但新的系统结构接入后立即陷入了崩溃,史密斯只得迅速切换回了老系统。没过多久,他们便找到了问题所在——由于资金有限,史密斯在硬件上做了不该做的节省。于是他跑去买来了两打性能极为强大的主板,把办公室里能找到的人都抓进了数据中心更新硬件。“第二天晚上我们又切换回了新结构,结果它运行得非常完美。”他说道。
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Hotmail强劲的增长势头得到了延续,并在4月份于200多个国家收获了300万名用户,成了继AOL和CompuServe之后全球第三大邮件服务商。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巴提亚重新回到了融资的谈判桌上。这次,他们从德丰杰要来了300万美元,而门罗风险投资公司(Menlo Venture)给出的估价更合他们的心意。
一周年庆典之际,Hotmail用户数已经高攀至500万之多,平均每天就有6万名新用户注册。与此同时,它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也饱受称赞。当时,两个AOL的邮件账户互发邮件还需要一分钟的传送时间,而如果是要发送给非AOL账户,则需要15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相比之下,Hotmail在速度上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此外,除了早期系统略有不稳,它也并未出现像AOL一样不断断电,甚至无法处理大量邮件的情况。
公司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也开始通过广告盈利。在Hotmail发布最初几个月里,为了给网站增加些电子商务的专业氛围,巴提亚为客户们提供了免费的网幅广告。之后付费广告就被安插了进来。1996年,公司第四季度的利润达到了35万美元。巴提亚很快便发现自己根本没时间也没兴趣去四处推销广告生意,于是他便把这项生意外包给了另一家公司,以提成的方式获利。据巴提亚自己所说,这块生意每个月至少能赚100万美元。虽然Hotmail当时还在赔钱的阶段,但实现盈利指日可待,有一个月甚至几乎就要收支平衡了。
1997年9月,随着Hotmail用户数量直逼700万,并增加了包括即时信息、拼写检查、搜索邮件、添加多个附件等功能后,有意合作的人慢慢多了起来。通用电气提出了召开新一轮筹资谈判的申请,表示可以让Hotmail与自己的终端信用卡服务挂钩,以便每月为用户提供电子账单。KPCB风险投资公司的约翰·杜尔也想召开融资谈判,以在董事会博得一席之地。种种情况将Hotmail推向了首次公开募股的风口浪尖。在身价4亿美元的门户网站Excite内,也有一位投资者表现出了对谈判合并的兴趣,提出愿将Excite 33%的股票转让给Hotmail,并让其控制自己网站的邮件业务。雅虎也动了与Hotmail合作的念头,而微软则在提议双方开展合作后,更开高价打算将Hotmail全权买下。
每家公司提出的条件都有利有弊。通用电气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关系好得让人眼红,搭上了它,Hotmail便有机会从单纯的邮件服务商变成能够提供新闻和娱乐的终极网站。但通用给Hotmail的估价只有1.05亿美元,比巴提亚理想的报价低了2000万美元。能够拿到KPCB的资助是每个科技股梦寐以求的目标,可它们给出的报价竟比通用电气还低。虽然Excite和雅虎都愿意以2亿美元的报价搏一搏,但巴提亚和史密斯还是觉得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他们终于下定决心:任何报价低于5亿美元的买家都不予考虑。这样,他们便只能选择微软,或者独自打拼、潜心经营,等待上市引入资金了。
尤尔韦特松建议巴提亚把微软抛到一边,继续朝上市的方向努力。尤尔韦特松觉得Hotmail与网景不同,网景的首次公开募股虽然大获成功,但微软却可以通过要求个人电脑制造商将IE设置为默认浏览器从而将网景的用户基础切断,它无疑是脆弱的;但Hotmail却能够承受住来自微软的各种打击。他长期关注分析师们对于网络必将挑战微软行业霸主地位的讨论,自己对此也深信不疑。能不能随时随地登录网页和用的是不是微软的系统可没什么关系。微软虽然也在MSN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邮件服务,但在规模扩展上却碰到了层出不穷的问题。此外,当Hotmail毫不费力地就突破了1000万用户大关的时候(见图4—1),MSN的用户数量连200万都还没到呢。
图4—1 1996—1997年Hotmail注册用户增长趋势
这样的优势几乎是难以超越的,尤尔韦特松心想,这可多亏了Hotmail的病毒营销。就算微软能花大价钱把MSN增长缓慢的问题解决了,它的病毒系数也永远无法赶上Hotmail。就算MSN能够达到和Hotmail一样的用户翻倍速度,由于它在时间上更为落后,双方的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当Hotmail达到2000万用户的时候,微软还只有400万;当Hotmail拥有4000万用户的时候,微软也只有800万;当Hotmail拥有8000万用户之时,微软也就区区1600万。最后双方实现最终饱和。在尤尔韦特松看来,微软唯一的办法也就只有破坏Hotmail的服务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