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线原则
eBay一共有200台用于接受竞价、处理新用户申请的NT服务器和1台用于储存300万个待售商品的Sun数据库服务器。通过给所有这些设备各配置一份“热备份”,韦伯很快就缩短了网站的宕机时间。作为一套冗余系统,这些“热备份”能够在主系统崩溃时及时替上。这样一来,即便eBay遭遇了系统崩溃,宕机时间也只会持续几个小时,而不是好几天。有了这些冗余系统,如果再遇见网站崩溃的情况,韦伯只需轻轻一按开关,就能让网站再次上线,并利用这段时间找出问题的所在。对于任何一家线上公司而言,永不掉线是最重要的准则。
随后,他开始调查整个网络还有多少空间可以使用。“整个系统运行的上限是多少?”他问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把全部容量都用完?”就在他的团队努力寻找答案之时,韦伯终于发现了限制网站发展的瓶颈,并重新构建了新的系统以应付构架上的重大缺陷。经过一番研究后,团队成员带来了一则坏消息:由于硬件使用率已经高达95%,eBay很有可能在3周内就会全面崩溃。
由于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在今后一年半都没有升级服务器的打算,eBay也即将迈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圣诞节前后,为了摘掉这颗日益逼近的定时炸弹,韦伯只能放手一搏,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扩展网络构架的工程当中。他先将eBay体积庞大、使用率直逼上限的数据库分成了更易控制的小块,又把审计、客户反馈、产品分类等功能重新分配到不同的机器上。一番努力下来,他为整个网络腾出了更多用于成长的空间,也消除了单个服务器出错便导致整个网络“一损俱损”的潜在风险。
他有时也会面临发展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市场部总是不断希望推行促进增长的策略,而韦伯却在努力帮助网站放慢步伐。“市场部的员工们希望有几天能让卖家免费上货,”韦伯回忆道,“这样一来卖家们肯定会不眠不休地发布商品。这种做法会极大地侵占网络容量——一晚上就能把全年的容量都用光。就好像‘有东西马上就要爆炸了’一样。”
安装新设备和转移程序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劳力。在上任最初的6个月里,韦伯在计算机基础设备上的投入比eBay的预算高出了1800万美元。受此影响,年初eBay通过收取商品上架费赚取的利润下跌了10%。随之而来的还有市场部门的不满,韦伯对此却不屑一顾。他告诫他们:“制造需求往往要比满足需求容易得多。”到了年底的时候,曾经因为停机而外流的用户又因为网站稳定性提升跑了回来。不久,公司每月宕机的时间被缩短至几秒钟,与此同时,网站的流量和交易量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就算出现了eBay技术人员没有注意到的故障,网站的用户们也会在短短几秒钟内将发现的问题报告给公司员工。从此之后,eBay的正常运行时间就一直保持在99%。
与此同时,公司的增长势头依然迅猛。2001年网站注册总人数为4240万人,2003年则达到了9500万人,2005年更达到了1.81亿万人。凭借其巨额收益,eBay又买下了两家病毒式公司:2002年以15亿美元买进PayPal,3年后以26亿美元买下Skype。在这三家公司中,eBay2006年的注册用户人数达到了5亿左右。然而,和所有病毒式公司一样,eBay最终迎来了终极饱和点。2008年3月,eBay的利润和收益增长率仅为15%上下,而前几年则多达30%。
不过,它依然拥有惊人的400亿美元市场资本和每月超过1亿人次的流量,并独享了全球14%的电子商务利润。与此同时,它还为全球1300万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而这一行业之所以能够存在,还多亏了奥米迪亚那个完美的市场试验。
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对eBay进行总结,那将是:“走呀……走呀……走呀……活下来了!”
[1] 2004年,工作于洛斯阿拉莫斯的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毕业生杰罗姆·汉克肯普向法庭认罪,承认了对自己的两项指控。其未经许可便进入且粗暴破坏了eBay计算机系统的行为违反了《美国联邦法典》第1030章(a)(5)(B)部分。他同时也承认自己曾入侵过高通(Qualcomm)、莱科斯(Lycos)等其他公司的计算机系统。次年,他被判处8个月的监禁,并被要求偿还受害公司268291美元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