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的病毒性产品
这个系着马尾辫的英国人出生于赫特福德郡,曾在伦敦帝国理工学过物理,并在当地一家酒吧结识了自己的夫人——出生于加利福利亚的西奥琪(Xochi)。在20世纪90年代初惨淡的市场背景下,他找到了一份自认为世界上最枯燥的工作——在保险公司做数据库程序员。他很讨厌公司的官僚气氛,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不仅非常享受编程这份工作,还有点干这一行的天赋。后来他也想过,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电脑,那他这辈子还会干什么;他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别的特长了。给人打了6年工以后,他和妻子抵押掉了自己在英国房市繁荣期间价格翻倍的小房子,准备打拼一番事业。由于缺乏融资手段,他决定开一家病毒式企业——一门不花一分钱就能在朋友之间迅速成长起来的生意。他的楷模就是Hotmail。
他的第一个想法是为聘用科技人才的单位开发面试试题,不过这一想法很快就被放弃了。随后,波奇夫妇开始着手打造Lemonlink——一本线上自动更新的通讯录。2000年1月,产品上线了。产品病毒钩的形成需要用户输入自己朋友和熟人的通讯信息。凡是被收入到通讯簿的用户都会收到网站发出的邮件,要求填写更加详细的信息。
Lemonlink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拥有理科背景的波奇为此调查了数据,决定找出其中的原因。通过计算,他发现网站的病毒系数只有0.5:每名用户平均只能吸引到0.25名新用户,如此迟缓的速度根本无法实现指数型增长。
造成Lemonlink增长缓慢的原因有二:
●所有对此服务感兴趣的网友都需要先下载一款名为Active X的应用程序,许多用户对此望而却步。
●Lemonlink对邮件通知功能过于依赖。随着对垃圾邮件反感程度的加深,人们越来越不喜欢打开这些包含点击请求的邮件了。
为此,波奇开发了一款专门用于微软著名邮件程序Outlook的插件,网站的病毒系数也因此提高到了0.7。虽然不错,但还是不够理想。
波奇夫妇有了一个孩子后,便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一次他们把对象瞄准了各个家庭,打造出了一项名为“育儿圈”(Babysitting Circle)的注册服务。在他们看来,由于有小孩的家庭相互之间通常都比较熟悉,这样的服务无疑具有病毒循环潜力。波奇夫妇希望口口相传这种病毒营销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家庭使用他们的服务,结果却举步维艰。他们的目标人群太狭窄了。孩子的父母虽然愿意出这个钱,但这些钱却远不够他们实现盈利。波奇夫妇为此花钱打了广告。来的人虽然不少,可还是不够他们跨过那道坎。所有赚来的钱都投入到广告中去了。最后,他们终于承认,这门生意根本无法产生出能够满足自己独立成长的病毒。
拿着为数不多的余款,波奇和他的兄弟们合伙开办了一家可以在线DIY家庭遗嘱的公司。“我其实不是特别想做这个玩意儿。”波奇表示。不出所料,他们又失败了。不过,一路下来,他知道了什么好用、什么不好用,并下定决心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