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互联网货币挑战传统

位于北京朝阳大悦城的雕爷牛腩餐馆从2013年11月底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消费者在用餐结束时,把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转账到雕爷牛腩的账户,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类似于银行转账。吃一顿650元的饭,仅需支付0.13个比特币。用互联网货币吃饭也算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鲜事。

互联网货币是金融和互联网的天然契合点。在金融专家看来,“金融市场交易产品的虚拟性, 使它们一般不需要进行实物的流转和配售, 只是一些符号和信息的传递与确认。网络经济为这类产品的成长, 提供了一个再适合不过的环境, 形成了迅速发展和渗透的网上金融市场”。

在风险投资专家的眼里,比特币有许多“黑天鹅”式创业公司(如谷歌和Facebook)的特质。第一,两极分化明显。即使在早期接受者和专家群体中也是如此,有时更甚。第二,政府(通常是不懂技术的人)对它持不屑或者完全敌视的态度。第三,与现有的法律机制和监管系统不兼容。第四,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众包式的内容和活动牵涉其中。第五,传统认知中错误地将其归类为为非法或者违反道德的活动提供的服务。第六,没有明晰的商业模式和用途。

货币是宏观经济学不老的话题,也是一类重要的资产类别。总的来讲,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更像资产而非货币;而作为资产,它与黄金惊人地相似,而其对传统货币的挑战,也极类似来自黄金的挑战。